工程案例
Engineering Cases
近日,证监会修订并发布了《上市公司信息公开披露管理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,其中一个重要修订目标是增强信息披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。这一举措切中了当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关键症结。
目前,交易所在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中,针对不一样的行业有具体的信息公开披露要求。然而,此前部分上市公司的信息公开披露流于形式,存在严重的行业模板化倾向。例如,有的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市场之间的竞争风险时,仅空泛地指出行业存在短期产能过剩、市场过度竞争等情况,这类风险信息缺乏对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深入剖析,同样适用于同行业其他企业。
此前,有关各方对上市公司信息公开披露的真实、准确、完整较为关注,但实际上,信息披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样重要。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的信息披露,即便真实、准确,也可能对投入资产的人意义不大。
《办法》属于原则性规定,要切实落实其要求,交易所在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等规则中,应进一步细化信息公开披露有关要求。为提升信息披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,笔者建议,可从以下方面强化要求与约束:
其一,紧密结合自己实际。在风险分析方面,政府政策对不同产能的上市公司影响各异。例如,某些政策对落后产能上市公司可能是风险,对先进产能上市公司则可能是机遇。上市公司若脱离自身实际,空谈行业发展形势和风险,这类信息有几率会成为冗余或垃圾信息。只有所有信息公开披露都结合自己实际进行剖析对照,而非采用僵化模板,才能让投入资产的人准确评判公司的真正实力和价值。
其二,信息尽量量化。具体经营数据、预测数据、排名位次等量化信息,远比空泛的定性描述更具价值。对于未盈利企业,投资者关心其何时能够盈利,因为在科创板,长期亏损且营业收入较低的企业将面临强制退市。因此,上市公司披露盈亏平衡点等预测性信息十分必要。此外,未盈利企业还可披露未来12个月的现金流预测、融资计划及资金缺口等量化信息,为市场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内容。
其三,强化信息公开披露评级约束。在交易所对上市公司信息公开披露工作评价的相关指引中,信息公开披露有效性评价是重要内容。需着重关注“披露的信息是否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;披露的信息是否内容简明清晰、语言通俗易懂,是不是真的存在篇幅冗长、模板化、宽泛化的情况”等。
其四,加强监管约束。《办法》第十六条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出要求,对于不满足该要求的上市公司,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可对相关主体采取责令改正、监管谈话、出具警示函等监管措施。
信息披露是长期资金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,修订《办法》只是第一步。要让《办法》真正发挥实效,还需在披露标准、行业适配、监管执行等方面持续优化,避免信息披露沦为“模板填空”。
如需转载请与《每日经济新闻》报社联系。未经《每日经济新闻》报社授权,严禁转载或镜像,违者必究。
特别提醒:如果个人会使用了您的图片,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。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,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
70余年首易主!广州永庆坊最大私宅115次出价成交 带1953年房本交付
突发!飞机在住宅区坠毁,美国银行巨头副董事长身亡,终年63岁!公司曾是巴菲特重仓股,股价月内跌近10%
朱啸虎再放炮:所有AI应用都是套壳,说有壁垒是忽悠人!DeepSeek出来后,中国软件企业的春天可能要来了
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幅扩大至2%。特斯拉跌7%,英伟达、博通跌近5%,Meta、亚马逊跌逾3%。
电话:136-1132-8076
座机:010-60136789
邮箱:bjsscgjxzl@126.com
网址:http://www.lhtj.net
地址: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兴创国际A座811室